欢迎您访问赣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网站浏览辅助工具

今天是: 天气:
位置导航: 首页>新闻动态>自强风采

轮椅上的“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3-04-26 信息来源: 华夏时报 作者: 浏览量:


王海发(右)坐在轮椅上照顾一位托养中心的孩子

在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巨大成果的今天,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其中,农村重度残疾人托养问题是重度残疾人公共服务工作“短板”中的短板。

江西省有这样一位重度残疾的人,他不光自己不等不靠,更是通过努力办起了一家专门收养重度失能残疾人和老人的托养中心,用满满的爱心呵护着和自己一样的重度失能残疾人。

4月下旬,《华夏时报》记者一行驱车行驶在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田南村蜿蜒的乡间小路上,20分钟左右的车程后进入一座大院,眼前豁然开朗,一排整齐的三层小楼矗立在那里,与村边的淙淙碧水相映成趣。

王海发摇着轮椅,略带腼腆地微笑着,安静而温暖。这是他的家,一个有着30多人的大家庭。

当地残联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赣县区乡镇以收养农村重度失能残疾人的托养中心,就这一家。

不肯放弃的“废物儿子”

王海发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因何进入这样一个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的领域?

1975年8月16日,王海发出生于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田南村,因从小患肌无力导致双腿瘫痪无法行走,他的降世也让父母多了一分忧愁——小孩今后怎么办?怎么养活自己?王海发的父亲一筹莫展的同时,甚至对因为有这样一个“废物儿子”感到很没面子。

由于当时家里贫穷,从十四五岁开始,没读几年书的王海发就凭着自己的毅力开始闯荡人生,先后做过小工、当过学徒……面对一次次的挫折和挑战,王海发并没有退缩。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海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双腿逐渐失去了知觉,生活自理也成了一个大问题,就在他慢慢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赣县区残联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帮助他树立信心,并鼓励他创业。

2014年,王海发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级残联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在南塘圩镇开起了一个小店做生意,同时,被推选为南塘镇残联专职委员,专门为镇里的残疾人服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2017年,王海发通过努力拿到了残疾人汽车驾驶证,用自己开店做生意赚来的钱购买了一辆小汽车,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帮助,帮助办理残疾人证,申请残疾人补贴,为残疾人服务,宣传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关怀。他的无私奉献和付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残疾人,王海发深知残疾朋友的生活艰难,尤其当看到一些像自己一样的重度残疾人因生活无法自理而陷入困境时,他萌发了要创办一家残疾人托养中心的想法。

“其实,除了像我一样的重度残疾人,农村还有很多需要照顾的老人,他们的子女大都不在身边,即便在身边,也由于各种原因无暇顾及老人。包括我父母在内,他们都越来越老,所以,我就想把那些重度的残疾人聚在一起,请护理人员护理我们。”王海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这些重度失能残疾人都集中到一起生活,统一照料,让他们同样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托养中心正在吃晚饭的老人们

不过,这一想法在提出之初,就被父母和周围的朋友否定了。在他们看来,一个重度残疾人能让自己有口饭吃就已不易,怎么可能还有精力照顾那么多重度残疾人?尤其是农村的重度残疾人和老人,他们不光生活难自理,而且几乎没有收入。

但是,外表看起来没脾气、不善言辞的王海发,内心却充满执着——他决定试一试。

他主动找到区残联领导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征求意见,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在区民政局、区残疾人联合会、南塘镇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帮助下,王海发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创办了南塘镇仁爱托养中心,并于2019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而这,也是赣县区乡镇第一家收养重度失能残疾人的托养中心。

从自助到助人

其实,创办托养中心并非一帆风顺。

托养中心选址之初,考虑到方便重度残疾人出入,王海发在圩镇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经过简单装修后,购置了一些护理床、棉被、空调、洗衣机等物资,招聘了几个护理人员。终于可以正常运营了,但好景不长。


托养中心开饭了

由于重度失能残疾经常会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在夜里,大声吵闹的声音影响到邻居的生活起居,周边邻居怨声载道,甚至投诉到镇政府,要求托养中心搬离。万般无奈,在镇政府、残联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王海发与南塘镇田南村村委会协商,租赁了田南村村委会旁边的空置房,签订了租赁合同。空置房有一块空地,正好可以做活动场所,再花些钱把院子围起来,就能保障他们的安全了。由于是空置房,为了让重度残疾人有个舒适的家,需要装修和购置大量的物资,王海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还不够,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有点样子了,他才松了口气——能够让来托养的残疾人有个家的感觉,住得舒心、踏实,是他最大的心愿。

2020年,入驻托养中心的人越来越多,王海发把村委会旁边的荒山买了下来,对托养中心进行了扩建。在这个过程中,最让王海发感动的是,一向视自己为“废物”的老父亲,卖掉了自己的一套商品房帮助他。如今的王海发,是父亲的骄傲。

据记者了解,根据残疾程度和护理程度的不同,托养中心每人每月收1300—3000元不等的费用,不过,有些无力承担费用的人员,王海发也没有去追缴过。

“办好托养中心,护理是关键。”王海发告诉记者,托养中心的护理人员大都是当地附近的村民,并且具备一定的护理经验,大家相互照顾,就像一家人。

护理人员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被托养人家属的好评,南塘镇澄籍村村民谢传群母亲因前段时间脑梗中风导致瘫痪,如今在托养中心的精心护理下,母亲身体也逐渐好转。每次前来托养中心,看到母亲一天比一天好,谢传群都非常感动。他说:“要不是有王海发创办的这个托养中心,我都不知怎么照料老母亲,王海发为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值得点赞。”


王美珍和儿子在一起

43岁的王美珍,是托养中心餐厅的工作人员,与她在一起的还有两个孩子,其中,13岁的儿子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一直靠轮椅生活。去年,偶然的机会她碰到了王海发,王海发了解情况后,不光允许王美珍带着两个孩子在托养中心生活,还给了她一份在餐厅做饭的工作。这样一来,王美珍不光可以照顾孩子,还有了3000多元的收入。

看到每一位前来托养中心托养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更加坚定了王海发办好托养中心的信心。据悉,目前托养中心已收有33个重度残疾人和老年人。

残疾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王海发不仅做到了脱贫后自强自立,还去关爱别人。他经常说,自己创办托养中心的宗旨就是仁爱助残、解放家庭、服务社会,为残疾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而能顺利创办这家托养中心,得感谢政府政策支持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

采访最后,王海发告诉记者,如果自己一旦没有精力继续经营,他想无条件交给国家,让更有能力的人继续经营下去。